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一到春天,很多老人都说“身子骨松了”,吃完饭更容易困,阳光又暖,打个盹成了习惯。
尤其是年纪大的,到了七八十岁,身体代谢慢,吃完中饭那一阵“犯困劲儿”挡都挡不住,很多人就爱靠在沙发上、窝在床边眯上一会儿。
我在医院里见过太多70岁以上的老人,因为午睡出问题被家属紧急送来,有的刚睡醒就突然头晕、说不出话。
有的午睡过程中就开始意识模糊、呼吸变浅,还有的,家属怎么叫都叫不醒,这些例子让很多人开始对午睡“敬而远之”,甚至干脆不敢午睡。
但事实并不是所有午睡都有风险,真正有问题的是那些午睡方式不当的,那到底什么样的午睡才安全,哪些情况下宁可不睡也不能躺下?
展开剩余85%在医院里,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年纪大的病人中午出事,家属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他就是吃完饭躺了一下,哪知道就这样了?”
这种情况其实一点都不稀奇,老人到了七八十岁以后,胃肠的消化能力下降,每一顿饭消化时,身体都要调动大量血液流向胃肠,这个时候大脑的供血反而会减少。
如果吃完饭立刻躺下,血流重新分配会更慢,大脑一下子缺氧了,就容易出现头晕、犯困,严重的甚至晕厥、诱发脑梗。
我记得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就是因为中午吃完饭马上在沙发上侧躺午睡,结果家属一个小时后发现他嘴歪眼斜,说话不清。
急诊送来才确诊是脑梗塞,错过了最佳的溶栓时间,专家问了详细情况才知道,他每次饭后一坐下就觉得眼皮发沉,不自觉就躺下睡着了,连水都没喝一口。
不少老人为了“避风”,午睡前习惯把门窗都关得严严实实,有的还拉上厚窗帘、盖上被子,甚至怕吵带上耳塞,一睡就是一小时。
这种“自我隔绝”的午休环境,其实是高风险操作。室内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浓度上升。
大脑的供氧变差,反而容易醒来后感觉更累、更头重、四肢无力,时间久了甚至诱发低氧性头晕和脑供血不足。
我记得一位常年患有高血压和轻度动脉硬化的老人,春天一来,每天中午都要关窗午休,一觉醒来经常感觉“头像灌了铅”。
家人以为是老毛病犯了,后来去医院做了动态脑血流检测,发现中午睡觉那段时间脑供血明显下降,甚至有短暂缺血的趋势。
老人年纪大了,本身脑血管调节能力就差,春天又是气压、温度波动大的时候,如果午休环境太闷,空气质量差,就会加剧血氧下降。
而大脑是最怕缺氧的器官,缺血缺氧不是立马中风,却会一天天积累伤害,所以哪怕是小睡,也要记得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睡醒才不会有那种“越睡越累”的感觉。
春天阳光暖,很多老人喜欢在饭后坐在沙发上看会儿电视,不知不觉就靠着沙发扶手睡着了。
有的甚至直接窝在沙发角落里,脖子歪着、腰扭着、腿斜着,一睡就是一个小时,看着舒服,实际对身体特别不友好。
沙发太软、姿势不正,会让老人的脊柱、颈椎、腰椎长时间处在“扭曲状态”,导致神经受压、血管变窄。
严重的可能引起手麻、头痛,甚至诱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出现头晕、恶心等脑部缺血的前兆。
我见过一位退休教师,因为喜欢午后在客厅沙发上小睡,每次都窝在左侧靠背上,结果有一天醒来后发现一只手麻得厉害,走路也不稳。
检查后发现是“椎动脉供血不足”,也就是由于长期压迫导致的慢性血流问题,专家建议他换成躺卧在硬板床或平躺靠背正的位置,并调整颈椎角度,后来恢复得不错。
很多老人说睡沙发方便、暖和,其实这是拿脊柱和神经系统“交换一点舒适”,长时间歪躺,尤其是脖子悬空、背部拱起,血液循环就受阻,神经也跟着“被牵制”。
时间长了还会影响大脑的供血稳定,70岁以上的老人午睡时,一定要注意卧姿正确,不要图省事,睡醒了反而比不睡还难受。
午睡的本意是恢复精力、调整状态,但对一些老人来说,情绪一波动,午睡反而成了“恶化情绪 伤脑血管”的导火索。
特别是吵完架、被批评、接到令人不开心的电话之后,很多老人会选择躺下“闭一闭眼”。
以为是冷静,其实这种状态下睡觉,大脑处于高度应激状态,神经系统不能放松,反而在悄悄加压。
我记得有位老人就因为上午和邻居发生矛盾,中午心烦气躁地躺下,家属以为他睡了,结果午后怎么也叫不醒。
送来医院检查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虽然没有造成大的后遗症,但专家说得很明白——这不是睡出来的问题,是带着强烈负面情绪休息。
大脑反而更容易“放大痛点”,让血管突然收缩,引起供血不稳定,情绪激动时,大脑皮质是高度活跃的。
午睡本该是神经放松、心率降低的过程,但这个时候神经交感系统还在“发火”,心率不稳、血压波动、血管紧张。
一旦本身有高血压或动脉硬化,轻微一诱发就可能出现脑部短暂供血障碍,对于本来就容易焦虑、脾气急的老人来说,更应该避免“带情绪睡觉”。
午睡不是不能睡,而是要选对时间、方式、场所和情绪状态,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细节,才是决定老人午休能不能真正“养神”的关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专家
关于午睡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张持晨.多重慢病老年人睡眠时间与健康的双向关系——午睡行为的调节作用,人口与发展,2023-07-29
发布于:浙江省